“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不恨″即“有恨″,所谓曲笔传情。
这是苏轼《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题目中加了个“而”字实在是破坏美感。应该是“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题目中写成“而恨西园”了。
全词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似,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首词是苏轼和韵章质夫的杨花词,原词“曲尽杨花妙处”,苏轼若要争胜必须另辟新境,开创新意。章词实写杨花,乃是赋物,苏轼从虚处着笔,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而非赋物。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起首一句点明杨花″似花还似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似花”,它却色淡无香,体态碎小,隐身枝头,不易被人发现,说它“非花”,它又与百花一起竞相开放迎春送春。
“抛家傍路″,杨花离枝,不知飘向哪里,作者却不说离枝而说抛家,貌似无情,实则有思。
紧接三句“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就是为“有思”而来,把杨花化作一个有生命的思妇,她离愁的痛苦折磨着寸寸柔肠,春梦缠绕的双眼饧涩难开。明写思妇暗写杨花,人花合一。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既有思妇之神又有杨花之魂,思妇神魂飘扬万里寻郎,可惜莺啼惊梦。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难红难缀”。花事已了,春色将尽。承接上片非花“无人惜″,实则“有人惜”,“不恨”,实则“有恨”,曲笔传情。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晓来一场雨过,春水觅踪,到哪里去找杨花,只有一池浮萍。表达了浓浓的惜花之情和春去之恨。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是情不足,恨未尽。宋初的词人叶清臣有″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词句。苏轼此处春色三分以此句为蓝本,但“二分尘土”与“抛家傍路”相呼应,“一分尘土”与“一池萍碎”一意相承。花尽难觅,作者的惜春之情也与杨花一样春归无迹。
煞拍点睛,“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总收全文,余味无穷,眼前的流水,是思妇的点点泪珠,还是纷纷的杨花?究竟是杨花似离人之泪,还是离人之泪似杨花?
问题:“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前言
这三句出自苏轼的《水龙吟》,以一首以次韵形式写成的杨花词。
这里比较令人狐疑的是这个“缀\"字,单独看这首词不是太好理解,需要结合章质夫的原词,以及苏轼的这首词的上下语境来分析。
下面先分别欣赏一下这两首的原貌。
一、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次韵,就是使用原词的韵脚,而且次序必须一样:坠、思、闭、起、缀、碎、水、泪。
章质夫,即威武全才的北宋名将、诗人章楶。
苏轼在乌台诗案死里逃生以后,贬到黄州作团练副使。此时章质夫有咏杨花词《水龙吟》盛传一时,苏轼就次韵和了这首词寄给好友,因为担心被小人利用,因此特意叮嘱“不以示人”。
很多人认为,苏轼唱和胜过原作,特别是晁冲之把苏轼比作王昭君、西施,冠绝群芳:
“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
王国维也说:
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
下面,可以比较一下章质夫的原词。
二、章楶《水龙吟 杨花》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上阕写到:燕子忙着筑巢,黄莺懒得歌唱,春花凋残的时刻。河堤上柳絮(即杨花)飘落.....
下阕一开始,写了一个刚刚睡醒的佳人,惊讶地发现春衣上,沾满了如同白雪和琼玉一样的杨花。
可以看出”雪沾琼缀“,是互文见义,沾和缀同一个意思。
三、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看过了章质夫的原词以后,知道这个缀和沾一个意思,在苏轼词中,是连接之意。
落红难缀,就好理解了。花已经凋残,没有办法还在枝头坚持,于是就飘落下来。既然是落红,自然就不能“缀“了。
在回头欣赏一下这首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这里的此花,是指杨花,即柳絮。落红,就是园中的落花。照应首句:似花还似非花。
这个柳絮(杨花)又像花,又不像花。杨花可以随风万里,可以抛家傍路,可以飞得到处都是。
我不怨恨杨花都飞走了,令我我伤心的是,西园里,落花一片。有暮春令人伤感之意。
早晨春雨刚刚停下,杨花去哪里了呢? 古人认为,杨花入水化作浮萍,因此说:一池萍碎。
假如春有三分,那么杨花也有三个归宿,老街认为,可以看作二分”零落成泥碾作尘“,一分”流水落花春去也“。仔细分辨一下,这不是杨花,点点都是离人的泪水呀。
结束语
这两首词,都是咏物词,也有闺怨词的味道,咏物也是写人,特别苏轼的词更加明显。
关于两首词的优劣,历来有些争议。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为章质夫打抱不平:
章质夫咏杨花词,东坡和之,晁叔用以为:“东坡如王嫱、西施,净洗脚面,与天下妇人斗好,质夫岂可比哉!”是则然也。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能及,诗人议论不公如此。
您觉得,苏轼和章质夫谁的杨花词更好呢?
@老街味道
此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出自苏轼的作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全文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如要知道一首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思,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很有必要。这首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质夫即章楶(jie),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原词曰:“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轼的这一首是次其韵之作。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有人认为这首词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时苏轼与章楶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为准。
苏轼词本以豪放著称,但他写起婉约来也毫不含糊。这首词就极尽缠绵悱恻,极尽婉约,极尽空灵、飘忽和想象。这首词的意思是: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全诗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其实,我的理解,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谪黄州后,作者看似借杨花的无根飘泊,表达思妇的哀怨缠绵,实则是借思妇之念表达自己宦海沉浮,颠沛流离,像杨花一样,梦随风万里,飘泊不定的哀叹。
谢邀。
“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这句子从字面来看,就是“这花飞尽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恨的是西园的那些落花,满地憔悴,难再重缀。”“缀”是什么意思?连接,装上去,装饰。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个字呢?因为这是一***韵之作,是有用字要求的。
这个句子出自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次韵就是步韵,即按照别人所作诗词的韵脚字重新写诗填词,不能发生变化。古人在应和诗词的时候有步韵、用韵、依韵的说法,这都是表示自己作品是为应和而起。
步韵(次韵)是指与原作韵字相同,次序也不变。用韵指与原作韵字相同,但先后次序有变化。而依韵指与原作是一个韵部,但韵字与原作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一看就知道,这其中次韵(步韵)是最难的,因为用字完全一致很大程度上会限制诗意的表达。不过对于文才出众的古人来说,这并不算什么大难事。
苏轼这***韵《水龙吟》就是使用了章质夫所写的词的韵脚字。
这个章质夫,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在文学上的贡献不如苏东坡,但是在国事、武备上是远超了的。章质夫,就是章楶(jié),北宋名将、诗人,镇守边疆、蚕食西夏土地,变被动为主动,并于元符元年取得了平夏大捷,可以说是彻底击溃了西夏主力。史载“夏自平夏之败,不复能军”。章楶武功卓著,累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太师、秦国公,而北宋大将种师道、种师中都出自他的账下。他去世之时,宋徽宗给了很高评价:章楶才兼文武,学富古今。赤心百为,白首一节。
章楶和范仲淹,算是北宋文人带兵路线中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为什么苏轼会次韵章质夫的这首词呢?当时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而章质夫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一个在黄冈,一个在荆州。本来朋友关系也不错,相距不算远,又都处于比较闲的状态,所以两人经常诗词来往唱酬。
当时章质夫写了一首《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火了。我们先看他这首词: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当时苏轼四十四,章楶五十四,离他经略西夏还有十年,所以作品中也相对平稳,保持了词牌绵软、香艳的特色。估计到了后来,领军作战,也就没有心情写这种软沓沓的宴乐作品了。
我们就不一句句讲解了,大致翻译一下整个剧情。
燕子飞来飞去,莺儿慵懒不鸣,春芳已残。柳堤上,杨花轻轻飘落。它漫天乱舞,让青绿的树林增加了雪色点缀,美到让人失语,韩愈的“杨花榆荚无才思”说得真对。借着春日悠闲摆动的柳丝,杨花悄悄地进入了深深的庭院。正午时分,闺门紧闭,便顺着珠帘四散。它又缓缓地想飘入闺房,却一如先前,被风儿扶起。
香纱帐里的美人儿正在入睡,像飞雪沾附,像琼玉轻缀,杨花落满了她的罗衣。绣床上也落满了,聚集成香球,却又被女子碾碎。招来沾满花粉的蜜蜂,池中有鱼儿戏水欢会。女子无法入睡,起身望向夫婿游荡的长满柳树的章台路,路杳杳,无消息,不禁泪水盈盈。
这首词上片写杨柳飞舞的美好形态,下片写妇人郁居闺阁之中,思念丈夫的情愫。从题材上来说并没有什么新意,属于北宋初晏欧派一脉相承的味道。不过情景细致,思绪绵延,如果不是苏轼的文名笼罩,这首词的地位要高一些。其中特别是上片结尾的“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将杨柳的动态写得生动入微,历来为人称赞。
就杨柳之姿的描写,甚至苏轼的词也不如,但是弱就弱在下片的女子情思慵懒之态,美则美矣,于意境并无大的提升,让整首词堕入寻常羸弱、婉约的窠臼之中。
苏轼见了这首词,喜欢得不得了。就算是刚刚从“乌台诗案”的文字恐惧中解脱出来,心中还有些胆怯,也忍不住和了一首词寄给章楶:
《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你这写柳花的词太好了,让我们怎么敢接?但是想你正是柳花飘飞时出巡按,应有相思,就次韵一首,解“闭门之愁”,不过你可别告诉其他人啊。苏东坡当时的心态从***七个字可以窥得,诗案对他的打击确实挺大的。而且我们也知道,他这里虽然步韵,但是意思就不一样了,他要写的东西就不仅仅限于闺阁之事了。
韵脚字是“坠、思、闭、起、缀、碎、水、泪。”这就是苏轼那句子必须使用“缀”字的缘故。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柳絮本非花,却又像极了花,是以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它离开枝头飘落泥土,细细想来,看似无情,却自有思绪。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娇柔的柳枝如思妇百转千回的柔肠,斜飞的柳叶像思妇那春困微消的媚眼,无力睁开却又入了梦。在梦里随风而去,正向寻找情郎,却又被黄莺啼声唤醒。
苏轼在上片不但步韵,还继续描绘了思妇春困的场景,但是和章楶不同的是他没有太用笔墨去写杨花的姿态,而着重于思妇半梦半醒之间的思绪和惆怅——梦中与情郎相会,也不得。这种恼嗔和章质夫词中睡不着泪盈盈的女子虽然境况相同,却情态有些不一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杨花落尽也没有关系,只可恼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又去哪里寻找落红的踪迹?都化作了一池翠萍。
这里已经把重点从杨花上转走了,重点是什么?是春光已残。不再专注于杨花的姿态,而将整首词的内容从简单的闺阁情怨提升到对时光流逝、人生虚度的感叹。不要小看这种轻微变化,正因为如此,才能把这首词的内容看作是苏轼本人经历的感怀。如果还是香艳浓稠,就无法带入词人本身的情感抒发。而区别于“香艳浓稠”,我们称苏轼这种词风为“清丽旷达”,这同样是一首婉约词,但是苏东坡的婉约就是不一样。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继续写春色已残,而这里的春色,实际上又是指杨花。这漫天杨花带来的春色,一大半堕入泥土,一小半随流水逝去了。这是写实景,但是结句把它虚化。细看下,这哪里是什么杨花,这一点点的都是离别思念之人的泪水啊。
有些朋友说苏轼是借这首应和之词抒发自身被贬谪,四处飘零不定的哀叹,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也不能全然这么说。
苏轼这首词为什么能超远章楶原词,甚至让后人认为他的才是原作?其实和苏轼本身的文风思路有关。虽然他是顺着章楶的思路写婉约词,这也确实是一首婉约词,但是他在写这种词的时候不自觉地为文艺创作积累开创了新的路子。
其实我们从前面赏析很明显地可以看出二人思路的不同之处。
章楶的是老套路,写景——写思妇——感叹泪盈盈,题材和情感还是囿于柳三变的格局之中。而苏轼写景和思妇——思恋远人——春光虚度,明显在情感上更加开阔,特别是下片,完全可以往其他任何方面发展。“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已经完全脱离出了原词牌情境,可以在***限度上打动不同心理状态的读者。而得到最多的读者共情,就是诗词成功的地方。
苏轼对词牌的突出贡献,是拓宽了宋词在题材上的局限,万事万物皆可入词,豪迈、婉约皆可表达,将宋词送上了可以与唐诗争雄的位置。
而这首应和作品,正是具备了不同于普通婉约词的晦涩缠绵,开出一条清丽旷达的词风出来,未必不是往豪放过渡的一个节点。
不恨杨花飘飞落尽,只是愤恨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
“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出自苏轼句。不恨花飞尽,反倒恨起西园没有把落红重新开花点缀枝头,看似矛盾,也有点不可理喻,还有点矫情,但如果深究就能明白作者此时此刻的矛盾心情,一如诗词所展示一样。当时苏轼因为受“乌台诗案”影响被贬黄州,心情郁闷和友人游园和韵一首,充分展示当时既愤懑又无奈甚至有点恐慌的心情。被贬心情当然不好,前路迷茫不知道脚去何方更添彷徨,同时也担心思念和他同受影响的同事和友人,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如何?“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苏轼内心是多么希望落红可以重缀,冬去春来一切美好可以重现。
此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出自苏轼的作品《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全文如下: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如要知道一首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思,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很有必要。这首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章质夫即章楶(jie),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原词曰:“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杨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兰帐玉人睡觉,怪青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黏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轼的这一首是次其韵之作。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有人认为这首词作于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时苏轼与章楶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为准。
苏轼词本以豪放著称,但他写起婉约来也毫不含糊。这首词就极尽缠绵悱恻,极尽婉约,极尽空灵、飘忽和想象。这首词的意思是: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全诗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的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其实,我的理解,这首词写于作者被贬谪黄州后,作者看似借杨花的无根飘泊,表达思妇的哀怨缠绵,实则是借思妇之念表达自己宦海沉浮,颠沛流离,像杨花一样,梦随风万里,飘泊不定的哀叹。
“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句,出自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下阕。
写作序言:
全词咏物抒情已臻山巅。词中,咏物拟人,缠绵多态。通过拟人化的杨花,比喻少妇思郎而缠绵悱恻。以至于,生发出杨花般随风万里神魂飘扬的寻郎春梦。然而事与愿违,如此美好的梦境却被啼莺惊扰,从而回到现实中的思妇,产生无比的幽怨。表明寻郎迫切的愿望不能实现。
又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生动地表现出,情中景,景中情。更深动地写出相思少妇,守候情郎一直没归,更进一步加深了幽怨的情绪。
一、全文欣赏: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全文译文:
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爱惜(杨花)任凭它飘上坠下。杨花从枝上落到路边,看似无情,其实却是落花有意。杨花寸寸柔肠受尽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 杨花(此处己明转意为思郎少妇)随着春梦神魂飘扬,万里寻郎;但末到郎身边,己被啼莺惊醒。
不恨杨花飘飞落尽,只愤很西园百花凋零、枯萎难予重缀。 天刚亮时,一陈风雨过后,杨花不见了,(原来杨花落水)化作了一池浮萍。 如果把杨花比着春色,可分作三份,二份落在路旁,化作了尘土;一份散入流水,化着浮萍浮在水面。 细看来那怎能是杨花,分明是那思郎少妇的愁苦眼泪。
全词通过“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点睛之笔。既干净利索,又意味无穷。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少妇思郎的泪水。是离人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的离人之泪?更加生动地写出了思郎少妇的幽怨。
二、“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如何理解?
1.字面理解。
①“落红”落花。以落红陪衬杨花。
②“缀”,连接,组合。
2.句义理解。
词人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无论是百花凋零,还是杨花飞尽,这都将意味着花事己尽,春色将逝。
“不恨”是承接上阕的“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句而言的,即表达一种委婉的传情曲笔,也表明“无人惜”,实指“有人借”;说“不恨”实指“有恨”。
总之,“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红难缀”句,是词人在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折而深情的抒发对杨花的矜惜怜悯之情。并为“晓来雨过”杨花化着“一池萍碎”,“点点是离人泪”作了铺陈。
可见全词以杨花喻人,在对杨花描写过程中,又对喻人的杨花,做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
(图片来网络)
这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梦了。梦中的古
朴小院已随着梦的余韵袅袅地逝去了,只留
下一些残缺的画面时时伴着我的悠悠情思。
记忆中的小院很美,然而这么多年,常
在我梦中徘徊的只有那简陋的竹篱笆。竹篱
笆早已褪去绿色,但那天然的质朴却更加纯
粹了。一些绿色的攀援植物紧紧地贴在篱笆
上,仿佛一道绿色的屏障。赶到花开的时
候,那些红的、白的、紫各色的花朵
点缀在绿色的叶子中间,更显出一种别样的
情趣。竹篱笆的对面是一座石桥。那桥的年
龄已算不清了,它默默地陪着那道青青的竹
篱笆,守着那缕带走了我的童年的汨汩溪
水。记忆中童年的故事哟,也和它们一样和
谐、美好,甜得渗出了汁!
那会儿,我们这些小孩子常在院子里、
竹林里疯玩,在那篱笆里钻来钻去,因为这
也没少挨大人的喝斥。大人们喜欢在一起拉
着家常。尤其是在星月交辉的夏夜,在小院
竹篱笆下放张草席,便可以舒舒坦坦地睡下
了。草丛里,虫子们在歌唱;天空中,星儿
眨着眼。点点星光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起
初,我们还饶有兴趣地听着大人们天南地北
地聊着,渐渐地,便有了自己的鼾声。甜梦
中,还有那片缀满花儿的竹篱笆呢!
离开这甜美如梦的故乡,我一走便是三
年。儿时的伙伴早已长大,而那片曾一度住
在我的梦境里的竹篱笆,也在人们的遗忘中
倒下,凄凉地堆在小溪的岸边,任凭风吹雨
淋。
我以为我已经彻底忘了它,但每当捧着
书绕过操场时,总有一种说不清的滋味萦绕
在心底。原来,小院那片缀满花儿的竹篱笆
从未倒下,也从未凄凉地堆在小溪的岸边,
而是在我心底已根深蒂固。
我不喜欢学校白得发惨的高高的围墙,
尽管墙外是一片令人心醉的美;那造型优美
的铁栅栏也让我觉得自己像一只笼中的小
鸟。我好想找一处田园,重温那万家灯火的
灿烂!但那温馨与慰藉,全被铁栅栏挡在了
外面,留下的是满心的寂寞、无助和无可名
状的愁绪啊,故乡那缀满花的竹篱笆!
告别了金色的童年,我们开始步入了梦想
中的天堂—青春。青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线,等待着我们去观赏;青春是一首动人的
旋律,等待着我们去聆听;青春是一篇文质
兼美的散文诗,等待着我们去品悟在我
们刚刚步入青春大门之际,且让我们去凝眸
他人留下的青春轨迹吧!
她,美貌动人,才华横溢,凭借着国色
天香的容颜走进了皇宫,开始了皇宫深院里
的生活。她本可以像无数个嫔妃一样奢华度
日,也可以像历代皇后一样母仪天下,但
是,历史却将她一步步从后宫推向前殿,直
至坐上了以往只有男性才能坐的龙椅。女子
称帝,在五千年的***历史中,她是比较好
个,也是***一个,她做到了,并且做得不
亚于任何一个男性帝王。岁月沧桑,然而她
的生命之花,在滚滚的历史浪潮中,却依然
是那样的绚丽夺目。
他,青春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
无情的病魔夺去了他最宝贵的双眼,生活的
艰辛将他压到了苦难的***层,但他没有屈
服于命运,依然不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在无
数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在若干个风雨交加的
白昼,他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对光明的渴
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都融入了他的音乐之
中。
于是,在无锡的大街小巷,在惠山的二
泉旁边,人们常会见到一位盲人手拿一把二
胡,演奏着或悲怆或欢快的乐曲。这位瞎眼
艺人用二胡传达着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鼓舞着无数和他一样生活在社会***层的人
民。直到今天,他的曲子仍在人间广为流
传,他的生命也在他的乐曲中获得了***的
青春。
他们,工作在人世间最平凡、最伟大的
岗位上,履行着天地间最庄严、最神圣的职
责。他们把自己化作蜡烛、变成春蚕,将自
己的青春点燃,用心血指引着求知的莘莘学
子。在他们的生命历程中,没有稚嫩,没有
衰老,有的只是跨越年龄界限的奉献,于是
在他们的人生辞典中,每一页都书写着火红
的“青春”二字,于是,人们赋予他们新的称
号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青春就像一支神笔,有人用它写就一首
首优美的诗歌,有人用它谱成一篇篇动人的
乐章,还有人用它描绘出人生最灿烂的画
卷,于是,青春便在那一刻成了永恒。是
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短短的人生旅途
中,青春更是像花儿一样稍纵即逝。如何才
能让自己的青春之花具有***的生命力呢?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点评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青春,但每个人用
青春书写的人生却并不一样。小作者站在历
史的平台上,高瞻远瞩,调动历史素材,唱
响了一曲不朽的生命之歌,给读者以深刻的
启示。
这句词意涵非常丰富,并不是一句单纯的写景。《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现在一般认为写作于公元1081年,而就在两年前的1079年,苏轼遭遇了“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是当时身为“旧党”,不赞同激进改革的苏轼给宋神宗上书,感谢皇帝把他调到湖州。然而,新党政敌们利用这份上书里的一些文字,编织罪名,大肆攻击,差点把苏轼给害死。
尽管最终逃得性命,但苏轼还是消沉了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这一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正是苏轼对他在京师汴梁的生活的怀念。然而,由于风吹雨打,在汴京西园那些美好的生活、那些吟诗作对的日子、那些志同道合的友人,都纷纷飘零四方,命运难料。正因如此,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才顺理成章,情景交融,一气呵成。
词中的杨花是情感中的虚象(生命)与实象(似花非花)的结合体,之中寄托了作者的悲悯之情。偌大的世界,竟没人怜惜,任凭它飘来飘去。这飘来坠去,无人怜惜,这里作者喻写了人生的***悲哀。题主提出的这两句,是在前面作者写了杨花的梦魂随风飘去,去找它生命的归宿和魂牵的翩翩少年(寓意)之后接着写的几句。
小小的杨花哪里值得人遗憾了,我们遗憾的是西花园里那鲜花的凋谢,以及春光的易逝。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从此可见。缀,连接,引申为延续,即人生美好的时光难以一直延续下去。作者用杨花寄托情感,它是怜悯的(它是弱小飘零者的象征,但是大千世界,又有多少人怜悯呢?无奈,只恨春光易逝,美好的时光是难以永续的。这就是这几句词的意思吧?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取自宋代苏轼被贬黄州第二年所作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要理解词中某句话的意思,应当根据全词上下情境来分析。
全词情景交融,景中含情,情中生景,上阕描绘出花瓣凋残坠落却无人怜惜,竟让人开始质疑那到底是不是花。杨花离枝坠地,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柳枝柔软无力地被风吹扬,犹如思妇百转千折、受尽折磨的愁肠,那柳叶细长,好似思妇陷入春困、犹开却闭的双眸。思妇终敌不过困倦,于梦中还思念夫郎,随风行万里寻郎君所在,却突然被黄莺啼声唤醒。可以想象到思妇半梦半醒间,却如泣似怨的忧郁心情。
下阕写思妇并不怨恨杨花飘飞落尽,只恨西园满地残花、万点枯红难以拾掇起,再重新变为当初美好的样子。清晨一阵雨落,残红便踪影难寻,早化作一池翠萍碎在水面。春色有三分,二分归于尘土,一分归于流水。细看来,那并非杨花,而是离人愁苦的泪水。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中的重点在于“缀”字,“缀”有缝补的意思,也有装饰的意思,在句中表面上意为杨花落尽,难以重缀,恢复当初杨花尚在枝头的春景,实则是写思妇不悔与夫君分离,却悔恨难以与夫君再相聚,颇有“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之态,只是前者是因残花晚春而引,后者是见新柳初春所思。
理解某句话还应联系作者生平来分析。
苏轼可以称作是天才少年,年纪轻轻,比较好次参加科考便进士及第,守孝三年后再次参加制科考试,考中百年来罕见的三等,他锐意进取,上谏批评当时雷厉风行的新党,因而新党利用苏轼诗文断章取义将苏轼构陷入狱,这就是当时的“乌台诗案”。
经此一役,苏轼被贬黄州,这首词便是在黄州的第二年创作的。同年,苏轼还著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对昔日英雄人物的无限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怀才不遇、人生坎坷的万千感慨,“一尊还酹江月”,把酒浇与江与月,思绪连接古今、昔我,意境开阔,感情沉郁,自嘲自解,在于消沉与旷达之间而归于释然。
而《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这首词应当是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之前所写,感情隐约深沉,写愁妇思人,从中代入苏轼的人生境遇,便能够知晓词中流露出来的对亲友的无比思念之情,以及被贬的壮志难酬、遭受构陷的委屈和依旧想要尽忠报国的复杂情感。这首词大胆驰骋想象,将思妇赋予杨花,又将自我代入思妇,缠绵悱恻,婉约含蓄。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除从词中所能感悟到的情感,还有依据作者生平感受到的对往昔风光的追忆不舍,以及对被贬其实并不是很在意,更在意的是无法再次回到朝廷为国为民尽职尽忠。
苏轼是一位真正的诗词大家,他虽一向以豪放著称,但在这首词中我们也能看到苏轼委婉细腻的笔墨和心理曲线,上阕开头“似花还似非花”与下阕结尾“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相互呼应,使人联想浮翩,达成余音袅袅的效果。
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早晨一阵风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仔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点点全是分离人的泪。
不恨此花飞尽,而恨西园,落花难缀。
作者将自已比作西园,百花落尽明春还能重开,而我就不同了时光不会重新返回,叹息青春已去,徐娘半老。
本文地址:http://xiaodidi8.com/show-19623.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诗界网络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诗界网络
热门文档
- 1.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2.往年高考484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新高考文理科能报什么学校)
- 3.tx66,索尼TX66的相机简介
- 4.NPIC是什么意思NPIC是什么英文的缩写(npic是什么意思npic是什么英文的缩写)
- 5.2025年河北高考排名位次查询系统(一分一段表查询)
- 6.武汉***的211学校-往年武汉211大学名单排名
- 7.南阳理工学院在河南录取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及位次、招生人数「2021-2023招生计划」
- 8.往年学生社会实践经历总结范文8篇
- 9.***创意的礼物(有没有什么好的创意礼物推荐)
- 10.辽宁高考各大学录取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一览表排名降序表
推荐文档
- 11.化妆学校多少钱一节课 学化妆的费用
- 12.副歌部分是什么意思(副歌是什么意思歌曲高潮为什么叫)
- 13.补录是什么意思(民办学校补录是什么意思)
- 14.祝公司生意好的祝福语简短独特四篇
- 15.正实数(正实数集合的符号表示)
- 16.往年高考536分左右能上哪些大学(新高考文理科能报什么学校)
- 17.有分论点的议论文范文800字,精选议论文***作文
- 18.招飞行员的条件(招飞行员的条件女2023)
- 19.高中数学教案教学设计
- 20.三个人游戏高雅的名字,好听的手游游戏名三个字(精选98个)
- 21.自主创业项目推荐大全
- 22.江西理工大学排名(江西理工大学排名全国第几)
- 23.元旦的传说(元旦的传说故事简短50字)
- 24.2025至2043年旺山旺向表,2025至2043年旺山旺向表李居明
- 25.容易招财的字寓意财运旺的字,寓意财运旺的字有哪些
- 26.关于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 27.around是什么意思
- 28.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排名(刚刚)
- 29.关于公务员家属经商规定有哪些
- 30.幼儿园教师个人成长计划往年***8篇
- 31.关于绿色环保演讲稿***范文4篇
- 32.辅警个人工作总结简短范文7篇
- 33.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 34.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合集3篇)
- 35.往年单招报名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预测:附往年单招政策改革
- 36.appear的用法(appear的用法和固定搭配)
- 37.AJ鞋所有款式排行榜-aj鞋子全系列图片
- 38.华粤(华粤离合器三件套质量怎么样)
- 39.上海医药专科学校排名上海医科类大学有哪些
- 40.往年汕头龙湖区中考录取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刚刚公布***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
- 41.靡然成风和蔚然成风的区别
- 42.山西高及答案解析历年高考真题汇总及下载
- 43.往年山西中考成绩查询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及入口
- 44.往年河南三本院校排名有哪些好的三本院校
- 45.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 46.往年宁波余姚中考各高中录取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公布
- 47.二本经济院校排名二本财经类大学排名_招生要求
- 48.美容美发培训职业学校有哪些地方
- 49.漯河教育局官网中招成绩查询录取结果系统入口2023
- 50.「南昌市育新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高考喜报重点排名
- 51.十堰往年中考成绩网络查询入口
- 52.上海高复班哪个培训机构好
- 53.吉大自考有哪些专业(吉大自考有哪些专业可选)
- 54.什么是一级学科
- 55.全国艺术院校排名公办全国艺术类院校排名_招生要求
- 56.吹面不寒杨柳风的上一句是什么
- 57.高三的情侣如何打算高三怎么处理恋爱
- 58.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 59.广东省肇庆市工程技术学校学费多少钱及专业收费标准
- 60.湖南征兵网官网(往年征兵湖南)
- 51.中小板(中小板上市条件和要求)
- 52.2025年采购工作计划书范文十篇
- 53.高考三位一体是什么意思?具体指是哪三位?
- 54.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费
- 55.乌鲁木齐大学,乌鲁木齐大学城在哪个区
- 56.中考政治答题技巧中考政治解题方法
- 57.哈尔滨大学排行榜_哈尔滨大学排行榜及专业
- 58.南通中专—南通中专录取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
- 59.新疆招生,新疆招生网入口官网
- 60.analyse过去式;anxious过去式是什么
- 61.往年厦门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招生简章(创意与创新学院)
- 62.舞时舞刻动我心(舞时舞刻舞蹈培训中心怎么样)
- 63.第二轮双比较好大学正式名单往年:双比较好大学新增25所
- 64.西安辅轮中学(西安辅轮中学往年中考成绩)
- 65.关于志存高远的名言名句
- 66.PCK什么意思(pck包括哪些方面)
- 67.预估2023年高考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预测预测会是多少分
- 68.六安市中考成绩查询
- 69.幻速s7轮胎多久换
- 70.车顶贴黑膜有什么用

